- 忠
“忠”,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 “忠”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它带有普遍性,适应于一切人。孔子把“忠”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并以“忠信”教育弟子,提出“主忠信”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为,君臣之间,臣对君的忠实程度,是以君对臣的信任和知遇如何为转移的。当别人无礼地对待自己时,自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忠于人的行为。荀子往往将“忠信”并提,而讲信处要远多于忠。荀子从他的主张出发,将“忠信”作为称霸天下的前提条件和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手段。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
忠,就是为人谋事要忠于人,忠于朋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格的主要内容,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起着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发杨光大的传统美德。
- 孝
“孝”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前,已成为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据文献记载,自殷商时代起,统治者已经讲孝并大力提倡孝行,孝道也大大地犮展,成为维系家族、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
孔子认为孝有三层含义: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礼的准则来孝敬他们;父母死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行安葬;还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祭祀。孟子尤其重视"孝悌”,他认为尧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荀子、曾子、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及很多儒学之士,把“孝”视为最高道德,认为是诸德的根本。
不管是百善孝为先,还是百行孝为先,孝道都是伦理道德的根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孝始终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道德精神。
- 诚
待人做事以“诚”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说:“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历代圣贤都把“诚”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人类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人类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和故事,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实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不以“诚”待人,什么事也不会有成功。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英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借助于火光在黑暗的屋子里取物是最好的办法;而只有诚实,才能取信于天下。在高度文明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诚实作为人生中的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在浮躁的社会里,洗尽浮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八荣八耻言“以诚实守信为荣”,为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应尽自己的责任,人人需从我做起!
- 信
“信”,就是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孔子认为,“信”是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如果人不讲“信”,不具备“信”的品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信”分为:一是信任,二是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则认为:“信”是交朋最好的方法。“信”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是人们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孟子从道德角度出发,将人分为六等,认为“信”是从下往上的第二等,自己内心充满善的人就是“信人”。
人身在世上,言而有信,说话要真实,不要说假话,说大话,不要吹大牛;与人相交要开心见诚,守信用;要敬事而信,要据德敬业。诚信是人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人的良心之所在。言而有信,就能事业有成,因为有诚信就会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人无信不立;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被任用,就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说,没有诚信是不能立身处世的,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如此。
- 礼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讲到“礼”。孔子讲礼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是指西周到春秋时的社会制度。第二,是指各种礼节仪式。第三,表示谦让、礼貌、耿直、恭敬、勇敢的个人品质。第四,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孟子认为,“礼”主要是“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以礼存,有礼者敬人,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也十分强调“礼”的作用。“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的学说中,“礼”占有核心地位,是道德生活以及社会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使人们相互和睦,指导、约束人们修身和治国。
“礼”,作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它所特定的价值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符合社会需要,从道德上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诚然,不同的历史时期,“礼”都受它的时代性限制,但无论何时,“礼”都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纽带。尤其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更缺少不了“礼”的作用。
- 义
“义”,作为道德规范,是儒学中的重要命题。孔子认为,个人的得失利害,就受义的制约,所谓“见得思义”,即遇到有所得之时,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不要见利忘义。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将“义”分为两种:一是道德原则、标准;二是君臣之间或不同等的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责任。尊敬长者是“义”的表现,不该得到的而得到了是不义的行为。荀子则提倡“隆礼贵义”的道德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以“礼”“义”治国,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荀子认为,人有私利,这是人固有的属性,但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 “义”,作为儒家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其思想内涵由最初的仪表演绎成重要的道德规范,由重义贬利到义利并重,对规范人的行为,加强人的修养,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沧桑巨变的今天,我们在义利关系上,既要大力倡导通过合法劳动致富,同时,更要提倡人的行为应坚持正义,合乎公益,人与人之间要重视情义。“义”,仍然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 仁
仁,作为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历经几千年来的发展,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对人格的养育,心志的养成,待人待己、兴邦治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规范、约束和导引作用。在《论语》中多处讲到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首先,“仁”是一种品德或道常识;其次,这种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第三,“仁”是社会道德的总和及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孟子进而提出仁义道德和仁政的政治主张。韩愈、朱熹、柳宗元、王安石、程颢、程颐等历代大贤认为,“仁”是修身立家治国的根本,五常之中,“仁”为最贵,无所不统。爱仁者,人爱之。在今天,大力提倡“仁者爱人”、“仁政爱民”,既是人的善良本性使然,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对提升中华民族全民素质,尤其是对培育和养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高雅的志趣、博大的胸怀,将会起到不可或缺的功效。
- 和
“和”(中庸),儒家重要的哲学思想。《说文》中有“中,正也”;“庸,用也”。“中庸即‘中和’也”。就是用正确的原则处理事物发展中的关系。
孔子认为中庸便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孟子认为,中庸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秩序的原则。人若能做到中庸,就符合事物发展的道理。但中庸离不开权衡,如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那么就同“执一”一样了。这样就损害了圣人之道,就会抓其一点而不及其余。荀子认为,中庸即“中和”,指处事宽严适当。
“和”(中庸)的思想,它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首先要适度,恰到好处,不能片面,走极端;否则,真理跨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其次,作为一个道德原则,中庸之德,任何道德,都要克服两种倾向,即“过”和“不及”,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善行也会成为恶行。
- 廉
廉耻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的政治家们便提出了“廉”思想的主张。“廉,清也,自检敛也。”墨子说:“贫者见廉,富者见义。”庄子说:“人犯其难,我享其得,非廉也。”盂子主张:“廉”从提倡为人俭朴中体现出来,人要有羞耻之心如果没有羞耻之心,是最大的无耻。荀子认为,有无廉耻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而人无廉耻是人唯利是图的结果。朱熹认为,人有廉耻,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历史上有众多的官员因其“廉”而青史留名,如毛玠,毛玠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清官,因为他公正无私,廉洁清白,被当地人誉为“清公”。毛玠的才干和清廉,赢得了曹操的信赖和器重。但他老年因廉洁而被诬陷罢职,为廉洁刚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毛玠宁可罢官为民也不放弃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廉洁、廉正。
- 恕
“恕”,儒学中的重要伦理范畴,是指以仁爱之心待人,核心和出发点,也就是“推己及人”为恕,用自己的好恶去推想别人的好恶。孔子将“恕”视为道德的重要原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对自己之欲求不能不有所节制,对他人之欲求不能不有所照顾,否则社会就会混乱,人与人就会生冲突。所以,他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生的行为准则,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很少讲到“恕”,但孟子继承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他主张,人不懈地执行忠恕之道,就能很快地达到仁的境界。荀子则认为,“恕”是人们端正品行的重要原则,“恕”是人道之极、至仁之方和人的常行之术,并赋予其本体意义。
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一个人的品格,还能调整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个人遵从恕道,就能为人宽厚,为政清廉。当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为社会着想,人间就会充满爱意、礼让和公正。所以,即使是在充满竞争气息的今天,恕道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格守的美德。
- 智
“智”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是儒家崇尚的一种道德品质和思维境界。“智”在儒家学说中是指聪明、睿智。
孔子认为,“智”是聪慧豁达的品德,是儒者修道处世的本领。他认为,智者能通宇宙万物和人伦之理,凡事能秉理而行,故“智者无惑”。孔子把智、仁、勇看是儒家理想人格必备的三种品质。“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中庸》继承了孔子把智、仁、勇看做修身治世之本的思想,并加以发挥,把它阐述为修身养性的“三达德”。子思认为,知道了智、仁、勇这三点,就懂得了治人与治事的道理。子思说:“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国古代的“智”,其实质是一种辨别是非的能力。古人主张“知礼”、“聪睿”等,实际上都很难离开道德范畴。人有智慧而不失其德,如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以正途,这才是古人和今人都极力倡导的。
- 行
人 “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行”,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动、行为、践履之义。在中国古代,知行问题涉及认识论,也涉及伦理道德等其他哲学范畴。
儒学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行在认识社会以及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从学习道德知识到确立信念,再到认识和把握规律进行实践、实现目的的过程。而这正是“行”的过程。孔子的知行思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只凭其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孟子认为,“知”和“行”对人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要努力地探求,不探求就得不到。
荀子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他不仅提出要重视学习,而且非常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朱熹主张知行并重,不可缺一。历代的哲学家在探索人的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种看法,如知难行易、知先行后、知行兼举、知行相分、知行合一等等。这些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很有积极意义。
“忠”,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 “忠”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它带有普遍性,适应于一切人。孔子把“忠”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并以“忠信”教育弟子,提出“主忠信”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为,君臣之间,臣对君的忠实程度,是以君对臣的信任和知遇如何为转移的。当别人无礼地对待自己时,自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忠于人的行为。荀子往往将“忠信”并提,而讲信处要远多于忠。荀子从他的主张出发,将“忠信”作为称霸天下的前提条件和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手段。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
忠,就是为人谋事要忠于人,忠于朋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格的主要内容,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起着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发杨光大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