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约有12.26亿人(2010年,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汉族的分布,从黄河流域逐渐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个流域和松辽平原。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字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字由殷商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演变而来,共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五千至八千。
汉族的名称自汉代开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主要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春节最为隆重。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间尊崇孔子和儒学。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东北三省及河北、北京、内蒙等地。分散杂居是满族历史发展形成的特点。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满族及其先世被称为引弓之民。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通用汉文。
《三国演义》、《西厢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等民间说部,均有满文译本。著名词家纳兰性德用汉文所著的《饮水词集》和《侧帽集》,清新自然。满族自身也有相当数量的著作传世。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五月节等。满族曾分红、黄、蓝、白四旗,春节时分别在门上贴红、黄、蓝、白挂旗,象征一年的吉祥开端。满族是个酷爱歌舞的民族。元宵节时,男女青年喜欢玩包笊篱姑姑的传统歌舞游戏。
满族食品也极富特色,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
傈僳族总人口约63.49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四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德宏、楚雄、保山、迪庆、大理、临沧和四川的凉山、攀枝花等地。他们多数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相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傈僳族是语言比较统一的民族,内部没有语支。傈僳族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又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春节是傈僳族的盛大节日,举行唱歌、跳舞、划船、射箭比赛等娱乐活动。其间,男女青年以江沙埋情人、摔跤等方式恋爱求婚。另外,农历二月初八的刀杆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不论男女老少,人人能唱能跳,民歌几乎成了傈僳族人民的第二语言,因此被文学家称为歌舞的王国。
景颇族总人口约为13.02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多与当地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交错杂居。少数散居在耿马、泸水、勐海、隆阳等县(区)。其中德宏境内的景颇族人口约12.48万(2000年),占景颇族总人口的95.86%。
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解放前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1957年创制了载瓦文。如今,景颇文和载瓦文在景颇族地区被广泛使用。
景颇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主要有目脑纵歌、爬滑杆等。目脑纵歌是景颇族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祭典活动,也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盛大歌舞集会,从农历正月十五开始,延续多日,声势浩大。
景颇人素有不食隔夜粮的习惯,吃新谷是景颇人的庆丰收活动。每年新谷进屋,家家都要请邻居和亲朋好友,同食共餐。
景颇人酷爱竹,吃竹笋,用竹器,住竹楼,甚至写信也用竹叶。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617.55万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广西(约1420.71万人,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大方言。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壮族有以左江崖壁画为代表的古代灿烂文化艺术。还有在布洛陀神话基础上创造的《布洛陀》长诗,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是史前时期壮族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诸县。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高山族约有45.3万人(2004年,台湾官方数据,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及兰屿上。另有4461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散居在福建、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台湾当局称高山族人为原住民。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语言、风俗习惯及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高山族内部又分为阿美人、排湾人、泰雅人、赛夏人、雅美人、邵人、平埔人等。
高山族歌谣是高山族口头文学中的重要体裁,其颂祖歌、劳动歌、征战歌、祭祀歌与情歌占有相当比重,且多为群体即兴创作的作品。如赛夏人的《矮灵祭歌》即是祭祀歌中非常著名的。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有半年祭、丰收节、五年节、捕鱼节等。丰收节一般在农历十月。过节时,以酒代茶,招待客人;男女老少跳起手拉舞,并开展拔河、射箭、摔跤、挑担等活动。
贝珠衣是高山族最有代表性的服饰。
普米族总人口为3.3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丽江、永胜、迪庆、香格里拉和临沧云县及四川凉山、甘孜等地。普米族原是北方的游猎民族,后来到云南定居。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族人曾使用一种藏文字母拼写的文字,流行不广,后来逐渐不用。现在大都使用汉文。
普米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婚嫁节日都举行对歌比赛,歌词包括劳动生产、婚、丧、宗教等方面的题材。广泛流行的嘉措舞就是普米族人民早期游猎劳动的写照。
普米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祭龙潭节、转山会、祭山神节等。春节间,各家祭房头、家神,到溪边汲水,同一氏族的人要集体上山放牧、聚餐。青年男女举行打秋千、打靶、踢毽子、赛马、打飞鸟等娱乐活动。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现有人口约18.88万(2000年)。其中辽宁省约13.3万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丹东等地。其他分布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霍城、巩留、乌鲁木齐等县市,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陕西、北京、上海等地。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晓满语文、汉语文。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人民有的兼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1947年创制了经由满文发展而来的锡伯文字。
锡伯族民间文学较为发达,且锡伯人能歌善舞,特别喜欢听说书,有着丰富的民族诗歌和民间故事。
除新年(元旦)、春节等节日,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还有迁移节(又名娘娘会),时在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锡伯人以牛录为单位,举行射箭、赛马、摔跤、对歌、舞龙灯、踩高跷等娱乐活动。此外,锡伯族非常重视供祭祖先,每年三月的鱼清明和七月的瓜清明都要扫墓祭祖。
藏族总人口为541.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民普遍爱好跑马、射箭。信仰西藏佛教。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大个方言。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族有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较发达。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约六十部一百多万诗行,是世界著名史诗之一。
藏族主要有藏历新年、萨噶达瓦节、望果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和默朗道嘉节等宗教节日。默朗道嘉节是藏历正月二十四日在拉萨举行的大规模送鬼仪式,声势浩大,场面热烈。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
毛南族总人口约为10.72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等地(有5.7万人,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55%)。其他散居在广西川山、思恩、河池、南丹、都安和贵州惠水等地。毛南族原称毛难族,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今称。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几乎所有毛南族人都会讲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历史上毛南族人曾构制土俗字,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史诗、民歌和宗教经书等。
毛南族人民喜爱唱歌,歌谣曲项主要有男女青年在野外对唱的比、喜庆之日所唱的欢和排见(叙事长诗)三种。
毛南族的民族节日为分龙节,也称庙节,一年一度,别具一格。时间在农历五月,家家蒸五色饭,做粉蒸肉,折柳枝插于中堂,将糯米饭捏成小团粘于其上,祈求当年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妇女头戴花竹帽,走访亲友,热闹非凡。
布依族总人口约297.15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黔、滇、川等省,其中贵州省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多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布依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使用汉文,解放后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神话传说如《十二个太阳》、《赛胡细妹造人烟》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为布依族培养了自己的作家队伍,这些作家创作了如《大古山的黎明》、《山鹰飞过河谷》等不少布依族书面文学。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跳花会、牛王节、赶查白节等。其中跳花会尤为热闹,时在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日。节日期间,男女青年,身穿节日盛装,欢聚在跳花场上,吹勒友、弹月琴、吹木叶,翩翩起舞,谈情说爱。
此外,布依族风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石屋建筑艺术和民间蜡染艺术。
维吾尔族总人口约840万(2000年),其中99.4%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分布在全疆各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和河南绳池等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解放后推广使用拉丁化新文字。目前,新旧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代和现代文学都较发达。其中民间故事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古典文学以《乌古斯可汗传》、《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和《五部长诗集》最为著名。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等。古尔邦节(又名宰牲节),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民族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12月10日。过节时,有宰羊献祭的习俗。
仡佬族总人口为57.94万(2000年),其中96.49%集中聚居在贵州东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石阡县,其余散居在贵州安顺、普定、清镇、松桃、黔西、织金、大方等20多个县市。广西、云南等地有少量分布。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仡佬语属汉藏语系,通用汉文。多数人通汉语,有的通苗、彝和布依语。通用汉文。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仡佬人爱唱民歌,还因此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泡木筒。
仡佬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尝新节、牛王节较为奇特。牛王节,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做糍粑、备酒,敬奉牛王菩萨。此外,春节期间,仡佬人还开展打篾鸡蛋、磨磨秋、抱龙蛋、打鸡等传统娱乐活动。
仫佬族总人口约20.74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省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附近的忻城、宜山等地。贵州省也有分布。仫佬之名,元、明、清后,一些典籍及史册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佬、姆佬,1956年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仫佬人多通汉语,部分人通壮语。
仫佬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诗歌、故事、戏曲等。民歌在仫佬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随口答、古条、烂口风等民歌形式。唱歌活动多在走坡和喜庆节日期间举行。
仫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有依饭节和走坡节。依饭节每逢闰年立冬日族内聚会,唱歌演戏,舞狮耍龙,欢聚一堂,共庆丰收,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走坡节是仫佬族的后生节,在春节和中秋节前后盛行,是仫佬族男女青年传统的交际和娱乐节日。
蒙古族总人口为581.4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东北三省、甘肃、青海、河北等各蒙古族自治州、县。蒙古人民对马有特殊的感情,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蒙古族至今通用的文字为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在原有文字基础上进行改革过的。
蒙古族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歌舞、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及传记文学、诗歌等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素有歌海、诗乡的美誉。
蒙古族传统的节日盛会是那达慕,一年一度,多在六至九月牧闲季节举行。节日间举行摔跤、射箭、赛马及各种歌舞游艺,并有热闹的物资交流。
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是蒙古族信仰的主要宗教。有少量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羌族总人口约30.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四川丹巴、平武及贵州江口、石阡等县。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198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羌族拼音文字,并于1993年通过审定后在茂县、汶川、理县和松潘县的羌语分布区推行。
羌族最有特色的节日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又称山王会、祭天会)和领歌节。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羌族某些地区,还有一种打老庚的风俗。打老庚这天,一寨之中的同辈、同龄、同性别的青年人,携酒带肉,到野外游乐,抽鞋带结老庚,唱歌跳舞,喧哗嬉戏,尽兴而归。
羌寨碉楼是羌族地区最富特色的风光之一,载有倚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
乌孜别克族总人口为1.51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莎车、塔城、喀什、伊犁、乌鲁木齐等地。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兹别克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乌兹别克民族乡。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乌孜别克族有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其中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比较著名,意境缠绵,如泣如诉。巴斜舞、手鼓舞、双人舞也独具一格,舞时频频击打响指,或身系铃裆以击节,奔放舒展,刚柔相济。
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宗教节日。
乌孜别克族人不论男女,都爱戴小花帽——朵帕(doppa)。因此,乌孜别克小花帽是有名的工艺品。
我国的俄罗斯族约有1.56万人(2000年)。其中57.24%散居在新疆塔城、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克拉玛依等地。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也有分布。黑龙江呼伦贝尔市所辖额尔古纳市的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俄罗斯族最初是在18世纪以后从俄国迁来的,19世纪至十月革命前后,有更多的人迁入我国。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解放后改称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俄文,通汉、维吾尔、哈萨克文。
除有复活节、圣诞节等民族节日,俄罗斯族还有报喜节(节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节(节期在每年6、7月间)等,也过元旦、春节、国庆等全国性的节日。
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忌讳星期五和13。忌送黄色礼品,以为黄色不忠诚。喜欢蓝色礼品,因蓝色代表友谊。
俄罗斯人能歌善舞,尤以踢踏舞最为著名。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约1.65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内约有1.41万人,占保安族总人口的88.5%)。临夏其他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也有散居。1952年3月25日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
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土族、东乡族语言比较接近。通用汉语文。
保安族文学以口头文学为主,分为传统故事、保安花儿、宴席曲及谚语。保安族男女青年人人爱唱花儿。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其风俗与回族有较多相似之处,还有一些与藏族相似的民族习惯。
保安族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保安腰刀,与薄皮核桃、冬果梨被人们誉为保安三宝。
独龙族共有7426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怒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其余则散居在云南省迪庆齐乐乡的俅扒卡村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察瓦龙乡。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名为独龙族。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独龙族长期以刻木记事、结绳计时,1979年在日旺文的基础上创制了独龙拼音文字。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独龙语叫卡尔江哇)和剽牛祭天。一年一度的年节是独龙人最欢乐隆重的节日。独龙族年节不在同一天举行,而是由家族长征求族内各家意见而定。年节时,一是祭鬼,二是宴客。
京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人口约2.25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京族三岛,即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其他散居在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的其他市县。京族曾称越族,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和广州方言。京族人民曾在13世纪利用汉字创制了本民族文字,称喃字。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即唱歌节)、春节、中元节、食新米节等。哈节是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良好时机。届时,欢聚一起,互相对歌。结识之后,三三两两,踏着月光,走向海滩、丛林,踢沙、摘木叶,表示爱恋之情。
我国东乡族约有51.4万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其中以东乡族自治县最为集中,有21.5万人。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肃兰州、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也有分布。东乡族自称撒尔塔,因历史上居住河洲(今临夏)东乡而得名。
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多数东乡族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东乡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生动活泼的花儿(又称野曲,是东乡人在山野和田间即兴演唱的一种高腔山歌),别具一格的刺绣,精美的雕刻、剪纸等。
东乡族是我国十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是东乡族最隆重、最重视的节日。这天,各家互道赛俩目,品尝节日食品,到清真寺聚集礼拜。
哈尼族共有143万余人(2000年),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元江(红河)和澜沧江之间,即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约有70多万人。哈尼族男女老幼都喜爱歌舞。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解放前没有文字,解放后,1957年创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至今仍在使用。
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其中神话《创世纪》、《哈尼祖先过江来》广为流传。哈尼族诗歌、故事也很丰富,长篇叙事诗更具特色。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六月年)、美首扎勒特节(十月年)和里玛主节等。美首扎勒特节是哈尼族的新年。节日间,举行盛大的资乌都活动(即大家聚集一起,合饮欢乐幸福酒)。哈尼族崇拜布谷鸟,有祭龙的风俗,每年欢庆里玛主节时,大都以村为单位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彝族总人口为77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云南彝族人聚居最多,有405万人,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约有181万人。其余分散在全国各地。彝族支系繁多,新中国成立后才以鼎彝之彝作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族崇尚英武刚强,自称虎族,以虎为图腾敬奉,对鹰也十分崇敬。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通用汉文。
彝族有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民间文学,其中诗歌最为流行。彝族著名的史诗类诗歌有《勒俄特依》、《玛穆特依》、《西南彝志》、《梅葛》、《查姆》等。
每年农历6月24日,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三天),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我国境内苗族人口约894万(2000年),在我国56个民族中仅次于汉、壮、满、回,位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黔、滇、湘、川、桂等省(区),其中,贵州、云南和湖南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贵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万人。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方言。多通汉语文。新中国成立后对老苗文进行改革,另创制了东、中、西部三种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并在苗族群众中推广使用。
苗族的岁时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传统节日有苗年、踩花山、芦笙会、龙船节、爬山节、吃新节、闹鱼节、赶秋节等。节日期间,或斗牛、赛马、赛龙船,或跳芦笙、踩鼓、爬杆等。男女青年载歌载舞,寻找情侣。
苗族崇拜龙、凤和枫树。吃牯脏是苗族生活中最隆重的大典。举行盛典时,杀牯牛献祭祖先,以示不忘本,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鄂伦春族现有8196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有传说、故事、神话、谚语、谜语、歌谣、笑话、歇后语等丰富的民间文学,同时也是一个讲唱文学十分发达的民族。长篇讲唱文学摩苏昆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的珍品。
鄂伦春族的节庆主要有篝火节、春节和抹黑节。鄂伦春语称篝火节为古伦木沓,祭祀火神之意,在每年的六月初举行。春节是鄂伦春族重要的节日:除夕守岁;初一,家族内互相祝福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射箭等游艺活动。
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居住在被称为撮罗子的仙人柱(帐篷)中,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皮绣服装,使用桦树皮雕生活用品。
裕固族总人口约1.37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1953年定称裕固族。
裕固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裕固语(尧乎尔语)和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裕固语(恩格尔语)两种,通用汉文。
民歌是裕固族人最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题材非常广泛。裕固族婚礼独具特色,整个过程以歌声相伴,有《新娘之歌》、《戴头面歌》等,并有向新郎赠送羊小腿、新郎向新娘射无镞箭的习俗。
裕固族有古老的石窟艺术。位于肃南临松山下始建于晋代的马蹄寺附近,有一石窟群,窟内有佛像、岩刻、壁画等。马蹄寺窟群的造型艺术不仅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精华,还融合了中原文化艺术的成份。
朝鲜族总人口为192.4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吉林,其次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少数散居内地一些城市。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0年全州朝鲜族人口达80万,占我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1.6%。
朝鲜族有素衣民族之称,衣饰、住房以白色为尚。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朝鲜族现通行的朝鲜语和朝鲜文是于1444年1月由朝鲜王朝世宗主持创制的。
朝鲜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其中最富民族特色的舞蹈有仙鹤舞、长鼓舞、顶水舞等。朝鲜民歌丰富多彩,其中《阿里郎》是在朝鲜族中流传最广的、曲调优美的传统民谣之一。
春节是朝鲜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其间,人们除唱歌跳舞外,还到田间烧火堆,以驱害虫。妇女则最喜爱跳板、荡秋千等娱乐活动。
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尤其是基督教发展速度较快。
傣族总人口为115.9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傣族人多信仰佛教。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通用傣文。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字改革,称为新傣文。
傣族文学艺术绚丽多彩,其中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布桑盖与瓦桑盖》,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叭阿拉吾射金鹿》,及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流沙河之歌》等叙事长诗是其民间文学之珍品。
傣家人能歌善舞,水舞、孔雀舞,轻、曼、舒、柔,独具特色。傣族还是个充满诗意的民族,最喜爱水,把傣历新年定作厚南(即泼水节)。节日间互相泼水祝福,迎接新年。除泼水外,还有赛龙舟、放高升和赶摆的风俗。傣族还有燃放孔明灯的风俗。
阿昌族总人口3.35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曩宋、九保的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云南潞西、腾冲、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七个少数民族之一。
阿昌族崇拜黑色,包头是黑的,服装是黑的,妇女以黑齿为美。阿昌人尚武爱刀,性格勇猛、粗犷、质朴。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阿昌人一般兼通汉语、傣语,使用汉字。
《遮帕麻与遮米麻》是阿昌族最著名的神话史诗,是研究阿昌族古代哲学、文学及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有泼水节、烧白柴节、浇花水节等。浇花水节是在傣历6月24日。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敲响象脚鼓、铓、锣、镲,吹奏葫芦笙来到摆场,用各种器皿盛泉水,互相浇泼,以示祝福。然后,尽兴欢跳对歌。晚上进行别有风趣的串姑娘活动。
鄂温克族约有3.05万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鄂温克族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浑特等,1957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有海拉尔、陈巴尔虎和敖鲁古雅三种方言。牧区通用蒙古语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语文。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逢年过节、举办婚礼、宴请宾客或喜庆丰收之时,人们常常跳起欢乐的努日给勒舞,以表达其喜悦之情。
鄂温克族的主要节日有敖包会、春节和米阔鲁节。敖包会是鄂温克族的盛大节日,每次敖包会都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比赛等娱乐活动。
鄂温克民族讲究礼节,好客,有着本民族的礼仪和节日,老年人普遍受到尊重。最通常的礼节是屈膝、侧身、拱手、作揖等。
水族总人口约40.69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榕江、从江、独山、都匀等地。广西北部和云南富源也有分布。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族称定为水族。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字,通用汉文。水书,指水族古文字和用这种古文字著编的信仰文化、民间知识杂糅的典籍,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也是水族的精神支柱。
水族之乡号称铜鼓王国,人们把铜鼓作为民族的象征和祖传珍宝来看待。
水族的传统节日有端节、卯节。端节是水族的年节,水语叫借端。每逢节日来临,村村寨寨敲击铜鼓,吹响芦笙,欢歌起舞,彻夜不绝;并以鱼包韭菜作为佳肴招待亲朋好友。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约有1.79万人(2000年),聚居在云南西南边陲的髙黎贡山和怒江山脉南部。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有一定数量的德昂族。德昂族原称崩龙族,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今称。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德昂语属东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因长期与汉、傣、景颇族相处,许多人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使用傣文、汉文。
德昂族青年男女多以串姑娘方式进行恋爱。德昂族人温和宽厚、团结友爱,有敬老传统,一年有两次大规模的敬老活动,一次在泼水节后期,一次在春节期间。
德昂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崇尚朴实、自然。服饰以黑色为主调,配以白色,间杂红、蓝、绿等色。妇女着筒裙、腰束绘刻着花纹图样的竹篾腰箍,上衣下摆饰有鲜艳夺目的小绒球。
我国怒族约有2.88万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兰坪、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迪庆州维西县。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等地也有分布。怒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的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估计人数约有3万多。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贡山、福贡、泸水三种怒语方言。通傈僳语。现在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妇女常以带有彩色条纹图案的怒毯为裙,头顶四方纱巾或由红白珠串成的小帽,胸挂红绿串珠,分外艳丽醒目。
怒族人民喜爱风味独具的咕嘟饭、咕嘟酒。怒族住房宽大,中间立五根顶梁柱,最中间一根为神柱,在上面挖一小洞、放几枚银元作为祭祀的偶像。每逢节日或亲朋聚会,便围着神柱跳舞,谓之跳锅庄舞。
基诺族总人口约为2.09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东北部的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民族乡)。少量散居在勐旺、勐养、勐罕及勐腊县的勐仑、象明等地。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七个特有民族之一,1979年被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现在政治生活中大多使用汉语,学校进行汉语教学,并辅之以基诺语。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有特懋克、好希早(新米节)、抛猜节、过年节等。其中以特懋克(也称特毛切)最隆重和盛大。特懋克 即过年,意为打大铁,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和使用而举行的节庆。而最富民族特色抛猜节(即相会节),值月食发生时庆祝。鸣放火枪,吹响号角,如醉如狂。抛猜节也是情人相会的日子。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共 4640人(2000年),其中黑龙江省有3910人,占全国赫哲人口的84.3%。赫哲族主要集中于黑龙江三个赫哲族乡和两个赫哲族村,即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和双鸭山市的饶河县四排的三乡,与佳木斯市的敖其镇敖其和抚远县的抓吉镇抓吉的两村。
赫哲族喜欢穿古朴艳丽的鱼皮服。因此,历史上曾被称为鱼皮部。
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大多已通用汉语文。
赫哲族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间艺人创造了不少说唱文学和民间故事,并创造了鱼叉状的独特乐器空康吉(口弦琴)。依玛堪是一种民间说唱文学,说胡力是以讲述为主的民间故事。
春节是赫哲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做吐火宴,用刹生鱼、鱼刨花或烤熟的鱼肉条来款待贵客。并进行拖拉气、套花绳、射箭、叉草球等娱乐活动。
土族总人口约为24.12万,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大通、乐都、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也有分布。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青海大通县的土族普遍使用汉语。土族没有文字,使用汉字、藏文。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土族的民间文学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一代代流传下来,按其内容和体裁,可分为花儿、叙事诗、家曲、传说故事、寓言、歌谣等,大部分是可以演唱的叙事诗。
土族衣着考究奇特,青壮年妇女身穿以虹的色彩为模式设计的花袖衫,腰系宽而长的绫绸彩带,带头有长方形花卉刺绣;青壮年男子头戴锦镶边的拉金锁白毡帽,佩扎绣工精巧的腰带和围肚。
土族的传统节日,最有名的是花儿会。每年二月二设擂台,以歌会友。青年男女对歌、赛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布朗族现有人口约9.2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西双版纳布朗山布朗族乡是我国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区,约占布朗族总人口的65%。其他分布在西定、巴达、双江、耿马、澜沧、思茅、勐腊等地。
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部分布朗人通汉语、傣语、佤语。
布朗族的节日与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桑堪比迈(年节),意即六月新年,是布朗族最为隆重和盛大的节日,多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举行。宋坎节是布朗族的传统宗教节日,一般在4月15日左右过节。节日的第一个仪式是迎接太阳,在寨东彩棚中举行,彩棚外放高升,人们随着铓锣载歌载舞,祈愿新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布朗族以黑为美,男女服饰均以黑色为基本色调。
制茶、饮茶也是布朗族的一大特点。时至今日,布朗族地区仍是普洱茶、勐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
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共有4890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是全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
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维吾尔、哈萨克语文。塔塔尔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塔塔尔族的民间文学作品极为丰富,尤以诗歌、民歌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享负盛名。塔塔尔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诗歌的地方就有塔塔尔人,在塔塔尔人生活的地方一定有诗歌。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节日除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外,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萨班节。萨班节又名犁头节,是塔塔尔人纪念萨班(犁头)发明的节日,于每年六月下旬欢庆。节日间,人们载歌载舞,并举行别具情趣的赛跳跑、爬杆等娱乐活动。
白族总人口185.8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四川、重庆等地。1956年11月,白族作为统一族称被正式确定。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白族在唐代曾参照汉字创制了方块白文,1958年,徐琳、赵衍荪等语文专家拟定了拉丁型字母新白文。这种文字能够科学、准确地书写大理州境内白语两大方言区内百万白族成员的口语。
白族有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以及民间曲艺大本曲和吹吹腔等各类体裁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尤以神话著名。龙的故事、木匠的故事、风物故事在白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白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又称过年节)、三月街(又称观音节)、朝花节、绕三灵(赛歌盛会)等。春节期间,举办耍狮子、玩龙灯、踩高跷、抛彩球等活动。白族人民喜欢养花种树,每年农历2月10日的朝花节,家家都把盆栽花木摆在门口,供赶花街的人观赏。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81.68万(200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占回族总人口的18.9%。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新疆等各地回族人口均占20万以上。回族既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也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
回族以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
回族主要有三大宗教节日,即圣纪节(又称圣忌节)、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其中,开斋节最为隆重,时间在教历10月1日。开斋节前,回民要大净(淋浴)、打扫卫生、穿最洁美的衣服。节日里,家家炸油香、馓子等,招待亲朋客人,并互相登门祝贺节日快乐。
土家族总人口约802.81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其中,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和常德市的石门等县。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目前只有酉水流域的永顺、龙山、来凤等县的部分土家人会说土家话。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汉文,部分人兼通苗语。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以摆手舞、史诗、山歌等最为著名。其中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其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比汉族(年三十)提前一天过年,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较为特色的是其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的传统民居。
我国达斡尔族人口约12.14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新疆塔城县也有分布。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1952年开始建立自治乡,1958年8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有相当一部分人随地区差异分别兼通汉、蒙古、鄂温克、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语言。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达斡尔族民间有敬老、互助和好客之风,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达斡尔人酷爱体育活动,主要有射箭、赛马、摔跤、打曲棍球等项目。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享有我国曲棍球之乡的美誉。
我国畲族人口约有71万(200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主要分布在福建(约37.5万人,占畲族总人口的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浙江(约17.1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4.01%)的广大山区。畲族自称山客,古称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畲歌是畲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畲族人民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还在日常生活和田间劳作以歌对话。有的地区每年还举行规模盛大的盘歌会。
畲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盛。会亲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初二,届时处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的畲家诸姓子孙相聚在一起,以歌会亲友。
黎族现约有124.78万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海南岛,其他散居在贵州等省。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由于分布地区和方言差异,黎族有多种自称,如哈、杞、润、美孚、赛等。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人兼说汉语,通用汉文。黎族原没有本民族文字,均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黎族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其中民间故事和歌谣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黎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打竹舞(又称跳竹竿)、钱铃双刀舞等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黎族人民把民歌当作自己抒情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往往触景生情,出口成章。
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作情人节。节日间,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情侣。
黎族人民对线条艺术深有研究,黎族妇女织的带有精美花纹图案的筒裙、被单、花带等,巧夺天工,名闻遐迩。
珞巴族约有2965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中印边界的广大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另有少数散居在拉萨、林芝、山南等地。有博嘎尔、宁波、米古巴、德根、阿迪、塔金、义都等几十个部落。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珞巴族,取南方人之意。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种独立语言,各部落之间方言差别较大。通用藏文。
从远古时代起,珞巴族就以狩猎为主,辅之以农耕。珞巴族男子喜穿兽皮套装,男女均喜欢佩戴海贝、兽骨、兽牙或玉石磨制的顶饰、腕饰和用兽皮制作的腰带。有的部落有文面风俗,在额前、眼角、两颧、下颏文有斧形、三星和须状图案纹饰;有的还有穿鼻习俗,在鼻翼上穿孔,戴金属鼻环以作装饰。
拉祜族总人口为45.37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澜沧江流域(44.76万人,占拉祜族总人口的98.66%)。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
拉祜是用一种特殊方法烤吃虎肉的意思,因此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弓弩和葫芦笙是拉祜族男子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多通汉语、傣语。拉祜族在历史上原本没有文字,部分地区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解放后进行了文字改革。
拉祜族民间文学内容多与劳动有关,诗歌中有一种叫做陀普科的隐晦语,特别为群众所欢迎。
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新年,最富有情趣的活动是大年初一的接新水,节日间常举行为期数日的芦笙舞会。葫芦节(拉祜语为阿朋阿龙尼)则是拉祜族的一个新型节日。
纳西族现有人口约30.88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包括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县),约有20.11万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8.5%。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少数居住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民就创制了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和表词音节文字格巴文,未普遍推广。解放后,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后在小学双语教学中使用。
纳西族有悠久的文化,其约500多卷、700多万字的《东巴经》中保存了大量的民间史诗、叙事诗和故事传说。
纳西人崇尚文化,乐画风雅。逢年过节时,常常举行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乐演奏。纳西人具有悠久的绘画传统,东巴画是最有代表性的、最原始的纳西绘画遗产,其场面宏大、色彩富丽、造型准确。
塔吉克族总人口约为3.96万(2000年),其中60%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南疆的泽普、莎车、阿克陶、叶城和皮山等地。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语石头城堡之意,是古老的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许多塔吉克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通用维吾尔文。
塔吉克人崇拜山鹰,把鹰看作勇敢、智慧的象征,因此在塔吉克文学中有关于山鹰的各种传说、故事和诗歌。乐器中有鹰骨笛,舞蹈中有鹰舞,音乐中有歌颂鹰的乐曲。诗歌是塔吉克族口头文学中最重要的形式,人们在各种场合往往触景生情,即兴演唱。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
塔吉克人喜欢红色。塔吉克男子的皮靴是红的,姑娘四根大长辫子系的丝穗是红的,袷袢是红的,新娘的头巾是红的,姑娘头上饰物也多用红色。
哈萨克族现有125万余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木垒、巴里坤及乌鲁木齐市、昌吉等地的天山草原。甘肃阿克萨和青海也有分布。哈萨克人民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解放后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那吾肉孜节。其中,那吾肉孜节相当于春节,节日时家家做那吾肉孜粥,哈萨克人成群结队,走村窜户,挨家喝粥;吟那吾肉孜诗,拥抱贺岁,祝愿新年牲畜旺盛,庄稼丰收。
哈萨克族以能歌善骑闻名遐迩,传统娱乐活动有富于哈萨克民族特色的阿肯(民间歌手)弹唱会、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最喜爱的一种充满幽默感的传统马上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寻找伴侣的特殊方式。
佤族现有约39.66万人(2000年),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西双版纳、德宏地区。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共约19.41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8.95%。佤族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改为现称。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有佤、巴饶和阿佤三种方言。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写的佤文字。
佤族民间文学丰富。其童话和寓言,如《岩嘎和龙女》、《害羞的竹子》等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又具有诗意和美感,是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佤族传统节日以新米节、接新水节、大年(近于春节)等最有特色。节日期间,佤族人多开展斗牛、摔跤、射箭、拔河等民间娱乐活动。
瑶族人口共有263.74万人(2000年),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人口最多,有147.2万人,约占全国瑶族总数的55.8%。瑶族民风淳厚,执礼甚恭。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多通汉语、壮语。通用汉文。
瑶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多靠口耳相传,部分用汉文传抄。其形式多样,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谜语、说词等。由于崇拜祖先,瑶族人民信仰盘瓠神,所以盘古神话在瑶族中广为流传。唱歌是瑶族人民普遍的爱好,很多民间歌手见物编词,出口成歌,留下了众多的歌谣。
瑶族的民族节日有春节、赶鸟节、达努节、歌堂节、盘王节等。达努节是瑶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节日间,弄场上赛铜鼓、捉迷藏、赛马、射箭,一片欢乐。
我国柯尔克孜族共有16.08万人(2000年),其中78.43%聚居于新疆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新疆南部的乌什、阿克苏、拜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和新疆北部的昭苏、特克斯、巩留、乌鲁木齐等地。还有数百人聚居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的地区通用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柯尔克孜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民间诗歌占重要地位。民间英雄著名史诗《玛纳斯》,长达二十多万诗行,宏伟浩繁,气势磅礴,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并列为我国民间三大史诗。
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有诺劳孜节、冬希曼节等。冬希曼节一般在每年秋收时择日过节。这天,人们穿上民族服装,汇集草滩平地,进行赛马、叼羊、打靶、拔河、摔跤、荡秋千、歌舞等娱乐活动,欢庆丰收。
柯尔克孜人崇拜雪山,牧民们爱戴象征雪山的高高的毡帽。
侗族总人口为296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湘黔桂毗连地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全州侗族人口121万,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0.8%;黔东南州的黎平县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侗族人口有32万多。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解放前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1958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族人民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
侗族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活路节、斗牛节、花炮节、播种节、姑娘节等。春节除进行敲铜鼓、打同年、爬山、斗牛等活动外,还有给雄鸡献果、砍竹管等习俗。中秋节则有偷月亮菜、打南瓜仗等传统风俗。
侗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此外,侗家鼓楼、长廊式风雨桥和村寨间交往的月也(集体做客)也都独具特色。
门巴族共有8923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错那县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1964年门巴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门巴族人能歌善舞,门隅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
门巴族的文学艺术十分丰富,主要门类有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在门巴族民间诗歌中,萨玛酒歌是一个主要的诗体,其他还有情歌、酒歌、牧歌和抒情长歌等。另外,民间戏曲也很丰富。
门巴族服饰绚丽多彩。男女均戴巴尔袷帽,佩耳环或耳饰,罩衣多用朱红色或黑色氆氇制作。门巴妇女爱在后背披挂一张小牛皮,每逢婚礼、节日或迎亲会友,必换一张新的,以此为美饰。